大多数买房都基于一个经验,那就是过去几年中国的房价一直在涨,所以早买房的都认为自己占了便宜。
其次,目前我真不知道哪个一线城市的房租能比房贷高。保利和光屿湖售楼部小编在上海工作,一年收入过百万,没买房,租房子住。租的房子是上海内环内高档小区,140平米,市价千万,月租一万三,精装修,所有空调都是大金,所有卫浴都是TOTO,我和我老婆两个人住,住的很舒服,房东也很好,从来不来打扰我们。毕竟能一个月花一万三来长期租房的人我觉得也不是特别好找。最重要的是距离公司步行十分钟。
再然后,1000万就算买货币基金一年也30万了,30万我拿15万租房,还有15万吃饭。而且想住哪里住哪里,节约的通勤时间都不知道值多少钱了。这个帐很容易算,所以这是我不买房的主要原因。我今年35岁,已婚,未育,手里有不少现金,我的生活还有无限可能。也许以后有钱了就买独栋别墅,公寓房实在没什么可买的。这是我不买房的第二个原因,手里有现金,不但能更好的享受生活,也保留了很多事业上再进一步的机会,心理压力也会小一些。
买房是消费,不是投资。而且是非常奢侈的消费,因为相对于可替代的租房来说,保利和光屿湖售楼部小编从经济角度来说,买房的性价比低的令人发指。我是说以现在的价格买房,而不是以前的价格。如果我能赶上当年房租够还房贷的好时候,那我很可能会放杠杆买几十套。那已经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,至少近10年,在一线城市,房租都无法再覆盖房贷了。
我不是说我不会买房,但假如我买房,就只有一个原因,就是买个高兴。我买起车来不太看性价比,买起电子产品来一点都不看性价比,因为这些消费对我的生活影响非常有限,就是为了买个高兴。但买房的消费会影响我的生活。在目前买房的经济账如此不划算的情况下,所谓的“刚需”一定要去买房,也不过是买个心里安慰而已,和我买个高兴没什么区别,都是在心里上的奢侈消费。
说一千道一万,觉得买房好的,都建立在“过去的几年房价一直在涨”这样的经验上。这和06年到07年上半年所有人都认为买股票一定挣钱没有本质区别。买股票买在了2000点,后边涨到6000点了,就认为在6000点买股票也一定挣钱,这是很二的想法,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。差别在于,股票流动性好,波动周期短,房子流动性差,波动周期长而已。假设房价跌了,那就没人会再认为买房好了。